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友善列印 張貼至「Facebook」【另開新視窗】   張貼至「Plurk」【另開新視窗】   張貼至「Twitter」【另開新視窗】 字級:

文資審議

新竹市新登錄「傳統建築彩繪」、「古琴製作」為無形文化資產 林智堅市長:率先全國保存古琴製作工藝
發布日期:110-09-05
發布單位:文化局   類別:文資審議

積極保存傳統工藝,新竹市今年再新增兩項傳統工藝進入無形文化資產,新竹市長林智堅今宣布,新竹市無形文化資產審議會日前決議,新增登錄「傳統建築彩繪」、「古琴製作」為傳統工藝,保存者分別為傅栢村、單志淵老師,並新增認定林瑤農老師為「玻璃傳統技藝」保存者。其中,「古琴製作」更是率先全國首次登錄為「無形文化資產」,盼能藉此保存多元的傳統技藝。累計至今,新竹市已經有6項傳統工藝已無形文化資產當中,分別是玻璃傳統技藝、木雕、漆藝、螺鈿工藝、傳統建築彩繪、古琴製作。
 
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,傳統工藝面臨著凋零與消失的危機,自他上任後再發起「新竹市藝文資源普查」,探訪竹市各傳統藝師、藝術家,盼了解竹市工藝美術資源,透過審議更加以保存。新竹市府前已陸續登錄鏍鈿工藝的陳甫強、張茂森及張茂欽3位老工藝師及鑿花技術的蔡楊吉老師,分別為傳統工藝及文化資產保存技術的保存者。
 
林智堅市長說,本次新增「傳統建築彩繪」的傅栢村老師、「古琴製作」單志淵老師、「玻璃傳統技藝」林瑤農老師都是藝文資源普查成果,老師們也有意願成為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,文化局因此找來專家學者訪查並認定其傳統技法的意義。
 
新竹市文化局表示,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樂器,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,更是中國古典音樂中重要樂器,過去更是鎮殿安宅之神器。出身新竹市的單志淵老師,從小便與父親學習江南絲竹、阮咸等中國樂器製作,其父更留下「與古齋琴譜」手抄版,他堅持傳統工序,投入於琴音世界已逾40年。
 
單志淵老師既會彈琴也會製琴,彈琴技藝上前後師承父親單宗儀、陳國興老師、李楓老師,更跨越古琴兩大流派,讓他更了解古琴聲音要求。單志淵老師製琴遵循古法,堅持幾乎失傳之唐宋傳統,以傳統工法斫(音同著)琴,更有別於一般製琴師用現成配件,他的古琴製作皆為全手工製作。他所製作古琴更被占梅琴會林事樵校長、前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校長鄭德淵校長等名家收藏。
 
傅栢村老師在新竹從事祠廟彩繪工作至今已60餘年,堅持使用傳統技術,自製各類漆刷筆、油灰料,以及擂金畫繪製,累積豐富的廟宇彩繪經驗,擁有傳統建築彩繪純熟的知識與技術,是少屬僅存熟稔工法的匠司,其兩子傅彥淵、傅彥勳也傳承其彩繪技藝。
 
文化局表示,今年也新增林瑤農老師為「玻璃傳統技藝」保存者,去年甫獲「臺灣工藝之家」殊榮的林瑤農老師從事玻璃創作已超過40年,精通傳統坩堝窯爐「徒手吹製」與「徒手熱塑 」各項技法,也將其技藝傳承兒女與新竹地區學子,是新竹地區目前少數仍家族共同傳承之玻璃工藝家族。
 
為保存及推廣本市無形文化資產,文化局積極向中央爭取補助經費,透過竹塹工藝推廣扎根計畫、傳統工藝傳習計畫等,邀請藝師進入校園,期連結各級學校與工藝師,透過培力及實作的方式參與藝文體驗,讓師生於學習傳統工藝技術的同時,都能從中體會文化資產所承載的共同記憶與在地認同,扎根文化保存的意識。
 
新聞資料提供單位:文化資產科
新聞聯絡人:林曉華科長/電話:03-5319756
 

相關圖片:
瀏覽人次:2016 人    更新日期:110-09-09
災害警示資訊區
災害警示

災害警示資訊

災害警示資訊結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