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友善列印 張貼至「Facebook」【另開新視窗】   張貼至「Plurk」【另開新視窗】   張貼至「Twitter」【另開新視窗】 字級:

最新公告

新竹百年記憶「蓪草x螺鈿」 技藝傳承散播文化種子
發布日期:110-11-28
發布單位:文化局   類別:視覺藝術科

蓪鈿效應成果展合影
新竹百年記憶「蓪草x螺鈿」 技藝傳承散播文化種子
新竹市擁有兩項獨特的傳統工藝「蓪草」與「螺鈿」工藝,自2019年起連續三年獲文化部的補助支持,尤其今年「蓪鈿效應-工藝推廣扎根計畫」推動多項傳統文化創新思維,除了「跨領域師資培育」,同時發展師徒培養基礎建置、工藝入校園、工藝品研發及成果展演,激勵傳統工藝以創新多元主軸融入當代生活。
 
18世紀初新竹山區為蓪草植株的原生與盛產地,竹塹城漢人向原住民購買蓪草植株通脫後的白色髓心,可製成一張張輕薄的蓪草紙,亦展開了新竹蓪草生產外銷的產業鏈。早期新竹蓪草產業相當蓬勃,可說八戶人家就有一戶是做蓪草,新竹城南門地區即佔70%,古稱南門為「蓪草窩」。
自小接手家中蓪草事業的張秀美,歷經蓪草的興盛與衰落,憑著對蓪草的熱愛,於2012年創立蓪草文化藝術工作室,與團隊工藝匠師致力推廣及傳承蓪草工藝文化,使蓪草之美再度被更多人看見,讓蓪草在新竹的故事得以延續。
 
此外,螺鈿工藝在新竹市同樣淵源深厚,早期螺鈿師傅來臺工作,為木製家俱增添價值與華麗,也成為當時的潮流,造就臺灣第一代螺鈿工藝匠師落腳於新竹,發展螺鈿工藝產業。製作螺鈿工藝品特別需要繁多的機具與工法,此獨特及珍貴的螺鈿創作技法,於2019年獲本市登錄為第六項新竹市無形文化資產傳統工藝保存項目。陳甫強藝師提到早期螺鈿家俱與藝品不僅深受美國、日本人喜愛,民眾也將它視為富貴的象徵,連前總統蔣宋美齡夫人都愛不釋手!
 
新竹市對在地方文化與創生極為重視,「蓪鈿效應」計畫特別邀請蓪草張秀美老師及螺鈿陳甫強藝師參與團隊講師,透過18小時培訓,培養出19位蓪草與12位螺鈿種子師資,並於今年首度開設長達60小時的螺鈿工藝課程,培育出7位有能力傳習的「高徒」,共同創作70件以上的工藝品,且實際進入校園執行螺鈿教學課程,擴大教師與學生、民眾共同習作,為歷年來最大規模的推廣,成果豐碩亮眼!
 
新竹市文化局長張馨之表示,今年首次由「種子師資」結合所學認知及自身創意思考,進一步轉化為工藝課程教學教案,並於新竹市的中華大學、建華國中、龍山國小與恆星身心障礙機構完成10場工藝扎根教學,逐步培養跨齡學生們對傳統工藝的認識及審美能力,從中體會文化資產所承載的集體記憶與在地認同感。
 
欲知更多內容請上「新竹市文化局」粉絲專頁查詢,詳情請洽1999市民服務專線或撥打03-5332841文化局專線。

瀏覽人次:79 人    更新日期:110-11-28
災害警示資訊區
災害警示

災害警示資訊

災害警示資訊結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