友善列印

活動資訊

[展覽][美術館]比岩石更重: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回看計畫
發布日期: 
112-06-16
類 別: 
美術館
發布單位: 
文化局
主辦單位: 
新竹市政府、新竹市文化局
協辦單位: 
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、鳳甲美術館
活動開始日期: 
112-06-20
活動截止日期: 
112-09-03
活動時間: 
09:00~17:00
活動地點: 
新竹市美術館
詳細內容: 
本檔展覽由新竹市美術館與鳳甲美術館合作,配合新竹市美術館年度策展主題「隱微的力量」,
從鳳甲美術館主辦的「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」(以下簡稱TIVA)歷屆參展藝術家中邀請藝術家參展。
 
TIVA自2008年創辦,主題皆能反映時事、貼近社會議題,而過去十數年間,
影像創作於美術館的展出漸趨頻繁,也在電影、紀錄片或實驗影像等不同動態影像觀看類型中,
提供另一種觀看環境的選項,以及思考議題的線索。
 
展覽標題「比岩石更重」取自詩人陳秀喜於1974年發表於《笠》詩刊第六十三期的作品
〈編造著笠-給岡  晨先生的信〉,陳秀喜1921年出生於新竹,成長過程曾以日語為主要語言,
後來又因政權轉變必須學習以國語創作,原詩中以充沛的情感表達對於創作的愛,
同時也表達被殖民者的悲哀,希望在混亂的時代,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仍能養出美麗的精神。
 
本檔展覽保留TIVA貼近社會的特質,展出多件探討建構都會生活的各種不同行業的作品,
邀請藝術家以參與式創作,邀請市民分享新竹生活經驗,以雙軸線串起本次展出。
 
本展展出九件作品,第一條軸線聚焦在不同文化脈絡裡,支撐社會運作的個體們。
牛俊強〈舉牌者〉拍攝街頭上的舉牌臨時工,他們拿著豪宅建案廣告,華麗的建案名稱
和他們簡陋的工作環境成為強烈對比;王佩瑄〈追月〉和陳呈毓〈墜落〉則闡述了離鄉背井
工作者的故事,在不熟的環境裡為了家人奮鬥的移工,以及住在宿舍與外界社會脫節的工人,
反映了當代社會的資本主義,如何讓個體精神不斷墜落與迷失;陳依純的三頻道作品
〈小黑在工廠的一輩子〉以工廠看門狗的形象,隱喻勞工在勞動體制中失去個人辨識。
鄭亭亭〈家庭、製作、重複〉拍攝一個從日本時期世代製作漆器的家庭,從傳承探討在時代變遷下,
父母與子女間期待的差異與認同的建構;蔡佳葳的作品〈好姊:做月子〉則拍攝華人在孕婦
產後復原和新生兒照料的坐月子習俗中,衍生出月嫂這個奇妙行業。
 
本展第二條軸線則沿著記憶與在地生命經驗展開,鄭佳喜〈祖母/傳家寶〉以腦波探測器紀錄了
年老失憶的祖母的腦波,並期待未來他能透過科技重新解讀祖母想傳達給他的故事。
而藝術家曾嬿圩的〈城市人偶系列之新竹市美術館篇〉則和新竹文化局的志工們合作,
擁有不同背景的志工們各自分享了生命經驗,並以舊衣再造的人偶參與展出;
魏欣姸的〈與我散步在竹塹〉則是公開邀請在地民眾與他一起散步、講述市區點滴故事,
並透過導覽的形式於展期間分享給來參觀的觀眾。這些針對新竹在地居民推出全新創作計畫,
提供屬於在地的觀點,一起看見市民們的生活角落。
 
比岩石更重: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回看計畫
相關圖片:
瀏覽人次:1166 人    更新日期:112-07-13